周口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说明

  唐迪        2023-10-18        27

 周口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说明

 一、历史沿革(300字)

 英语专业始建于1973年,2002年被定为学校首批本科专业之一,2006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为校级一流专业,2021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支撑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是周口师范学院重点学科。拥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语言文化、课程与教学论、翻译、读写7个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占比33%,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8%以上,河南省教学标兵5人,河南省教育厅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建有教育实习基地30余个。学生在全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讲好河南故事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专任教师在河南省青年课堂创新大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一、二等奖优异成绩。


 二、专业定位(200字)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深厚的教育情怀,热爱基础教育事业,掌握英语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译专业技能,熟悉现代外语教育技术,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从事英语教学与管理的优秀教师与教育管理者。

 三、已经形成的特色、亮点与优势(500字)

 第一,以“实践性、师范性”为宗旨,确立“语言应用能力为基础、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强化师范技能为抓手、专业实践环节为落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中学教育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专业师资后备力量。

 第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训为抓手,强化实践赋能与自主学习。确立专业核心能力及对应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与定向职业培养相结合。

 第三,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学科竞赛、教学竞赛和实践基地为平台,毕业生专业化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突出。

 第四,开展“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与多所国内外大学及多家本地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将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第五,开展课程创新与改革,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外宣”理念。着力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加大本地文化外宣传播实践,创新“三进”课程模式。切实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四、近几年深化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及成效(500字)

    第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实践性、师范性、思政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构建“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师范专业属性的基础上,根据英语专业发展需求,拓展多种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重视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专业积极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推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随行课堂、学习软件及itest线上考试平台,扩展了教学空间和时间,丰富了学习形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本专业开设英语师范技能训练等专业技能实训课,同时开设了英语演讲与辩论等专业能力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实践训练机会。构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通过“外语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师范技能大赛”、“翻译河南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近年来,本专业先后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合格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思政课程样板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英语专业学生多次在河南省师范技能大赛、外研社全国写作、阅读、演讲、辩论大赛、河南省翻译竞赛、讲好河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等活动中荣获优异奖项。

 五、未来五年该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及规划(500字)

    本专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举措: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完善课程设置,体现“一践行三学会”的师范特色,加强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追踪长效机制和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抽样调查机制,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立足教学,高质量完成教改和课改研究,并付诸实施。教学研究活动常态化,多种措施丰富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内涵,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教研究能力。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和教学信息化水平。建设优质线上课程、虚拟仿真课程,打造高效的线上教学、辅导和自主学习平台,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课程群。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研实力。修订考核与评价标准引导教师科研与教学并重,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回归教学”。

 (5)拓宽学生深造与就业发展出口,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及合作培养,推进实践基地教师与专业教师互动交流机制建设。依托师范院校协同提质计划,持续加大师资培养,提升专业及学科内涵发展潜力。加强校际交流沟通,创设有利于学生升学、就业、创业等多样化的合作平台,提升学生升学就业率。

(6)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修订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